您现在的位置:崂山 >> 崂山位置 >> 幽韵崆峒仰望崆峒
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93220.html

二十年前,我攀登过一次崆峒山,最初被其苍翠的山色和险峻的山势所深深折服。

后来,我读到了许多有关崆峒山的文字。我开始从历史的、文化的、科学的角度来打量这座故乡的名山,慢慢觉得对于崆峒山已有的认知还远远不够全面,我逐渐变得对崆峒山敬畏起来,崆峒在我心里是一座飘逸着仙风道骨之气的神山,崆峒之美是天地间的一种大美,我不可能穷尽它。

去年底,我从青岛崂山旅行回来后,对崆峒山的认识很快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崂山与崆峒山同为道教名山,蒲松龄笔下的崂山道士形象或许为它挥写了一笔重彩,海天一色的滨海风光才是它吸引游客的优势所在。但以山势气度来论山,崂山不论从景区规模还是从历史传承来看,显然不及崆峒的恢宏大度。崂山归来话崆峒,方知崆峒被誉为“天下道教第一山”的深层含义。

倘若我把崆峒山置于华夏大地的版图上来透视,便会惊奇地发现它的地理位置散发出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崆峒屹立于九州之腹,头枕绵延的六盘山脉,遥望五岳名川。向东它与崂山隔海相望,南抵剑侠出没的武当山。

国内以崆峒为名的山峰仅有三座,这其中唯有平凉市的崆峒山驰名海内外。崆峒山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一脉相承。史有“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说法,从人文祖师轩辕黄帝三次登临崆峒山问道于仙人广成子的神话传说算起,迄今崆峒山已有煌煌五千年的历史变迁。

据史传,黄帝本姓公孙,名轩辕,全民该是公孙轩辕。“黄帝”是天下百姓对他的一种民间称谓。黄帝在上古时战蚩尤,降神农,统一了中原部落,建立了部落联盟。他又和臣民一道作衣冠,造舟车,务桑蚕,以使普天之下国泰民安。由此,黄帝深受臣民拥戴,享有极高的威望。黄帝借助于亲临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得到了仙人的指点迷津,领悟了“至道”的精华。从崆峒山返回宫里后,黄帝一心投入到了治理国家的政务中去,经过28年的日夜操劳,他以“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至道,使天下实现了长治久安。轩辕黄帝也是长命百岁,谢世前足足活了岁。

崆峒山的人文历史之美奠定了崆峒山享有“天下道教第一山”的基础。崆峒山居天下四大道教名山之首,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

崆峒山的自然美体现在奇险峻秀,鬼斧神工,云雾缭绕,松柏参天,黄鹤鸣翱,青鸾翩舞之中。崆峒山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立体式的丹青画卷,实有成仙之妙境,故说崆峒山是一座神山!

崆峒山,它又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了陇东高原植物的聚合点。崆峒山繁衍生息的各类植物达千余种,其中最珍稀的紫果云杉树仅有一棵,这棵千年云杉至今挺拔于招鹤堂前。大多分布于皇城、香山带的百年华山松,也为崆峒山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崆峒山,一座神奇的宝山!

崆峒之美是一种大美的境界,四季分明的景观呈现出一种丰富的多层次的审美特征。春天绿染峻峰,幽谷滴翠;夏日树木葱郁,烟云如锦;金秋红叶满山,桔黄绚烂;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裏。

一次登山的经历很难读懂崆峒山。崆峒之美必须用心体会,用一双充满理性的慧眼深情地凝视……当我仰望崆峒山的时候,我的心中涌起了澎湃的激情。崆峒屹立在我心中,我站在山顶倾听松涛的声音!

作者简介:师榕,本名潘勤,平凉市华亭县人,年毕业于庆阳师专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平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师榕诗选》《海在山外》等四部。曾获中国煤矿文学“乌金奖”,甘肃省“黄河文学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