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青岛日报」
坚持实地发现问题,准确掌握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实事求是、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是创新工作方式、取得违建整治最大成效的关键。自今年6月山头公园违建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市城市管理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山头公园整治工作部署,以全面提升我市山头公园品质为出发点,统筹部署,大力推进,累计拆除、清理各类违法建筑、私搭乱建、毁绿占绿处、6.8万平方米,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定目标、全摸排,分类处置实现标准化治违
整治伊始,市城市管理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山头公园违建整治工作专班,通过现场会议、实地考察、暗访检查等方式,全面摸清60个山头公园基本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青岛市山头公园违法建设整治行动方案》,明确整治范围、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为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开好头、起好步。
摸排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应摸尽摸”的工作标准,组织各区深入开展多轮次摸底排查工作。期间,举办培训会,探讨摸排方式方法,统一摸排标准,严格摸底排查和数据报送内容、方式与时限。同时,按照“尊重历史、分类治理”的工作原则,对需要拆除的按计划依法拆除;对护林防火、公共服务等功能性用房及各类社区、企业的历史遗留建筑进行细化分类,会同成员单位明确认定标准与处置意见,协调山头公园规划建设等部门综合考虑建设时间、土地属性、使用性质、安全状况等因素予以合理利用、改造提升,为山头公园违建整治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抓重点、出实招,以点带面实现系统化治违
市城市管理局始终坚持集中攻坚与全面整治相统一,抓重点与抓节点紧密结合,组织对山头公园重点规划建设范围反复排查,跟进落实,特别是对严重影响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阻碍山头公园规划建设的问题实施重点攻坚,做到“每周有进展,每月见成效”。6月以来,各区持续攻坚,多点发力,累计拆除、清理各类违法建筑、私搭乱建、毁绿占绿处、6.8万平方米,台账内问题已基本整治完毕。
市南区在浮山、太平山等山头公园集中整治行动中,通过无人机拍摄制作三维实景图,网格巡查加强现场勘查比对,逐处建立档案,保持拆违高压态势,组织拆除浮山西麓弹簧厂、永盛车队区域各类建筑余平方米,拆除团岛山各类违法建筑余平方米,清理太平山电视塔周边、中山公园三号房区域私搭乱建、毁绿占绿余平方米,整治效果明显。
市北区坚决落实边摸排边整治的部署要求,组织现场全面核查,详细制定整治方案与计划,统筹推进整治工作。其中,浮山北麓区域综合整治过程中出动执法人员及清理人员近名,清理违法设置集装箱1处、窝棚12个,清运杂物垃圾11车,整治毁绿种菜面积达1.3万余平方米。在太平山南麓违法建设、圈绿种菜集中攻坚行动中,克服持续降雨天气影响,经过三天连续奋战,出动执法人员及清理人员近20名,共拆除违法建筑13处、1余平方米,清理杂物垃圾余立方米。
崂山区调整成立领导小组和3个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部门协同,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30余次,整治中积极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争取理解和支持,实现和谐拆违。目前已拆除清理浮山、午山等山头公园各类违建、菜地共计74处、1.5万平方米。
西海岸新区涉及山头公园数量多,拟整治问题处数与面积均居全市首位。整治工作中按照整改优先,综合施策,执法保障的工作原则,召集辖区城管、综合执法、民政、自然资源及相关街道等部门多次召开推进会,统筹调度责任街道对全区14处山头公园全面摸排、压实责任;安排相关分管领导“包山头”,深入整治一线解决难点问题,严格按照序时进度完成整治任务。
城阳区依托“三级”违建防控网格,联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加强对山头公园区域执法巡查力度,严控新生违建发生、综合整治存量遗留建筑问题,重点对影响山头公园工程建设的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期间,为全力保障丹山红色主题公园项目施工建设进展,拆除清理丹山各类违法建设、毁绿占绿等问题34处、余平方米,公园面貌焕然一新。
强宣传、求创新,“一山一档”实现精细化治违
充分发挥媒体力量,做好宣传引导,营造整治声势。《打响山头公园违建整治“第一枪”》《为建设山头公园打好头阵青岛市城市管理局持续推进山头公园违建整治工作》《迎难而上助力提升山头公园品质市南区真抓实干显成效》《崂山区:清理毁绿占绿保护“城市绿肺”》等工作情况均在我市主要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刊登报道,持续营造山头公园违建整治工作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刊发稿件82篇次,编发各类工作简报、工作信息30余篇。同时,组织开展山头公园违建整治观摩活动,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的方式,集中展示整治工作各项成果,打造示范样板,为各区提供经验借鉴。
从此次整治工作整体情况来看,山头公园用地性质与建筑成因复杂,整治点位多、问题分布散乱,尤其以各类私搭乱建、毁绿占绿问题较为突出。同时,各类问题无法准确标注摸排点位,地图定位也存在偏差,给台账汇总与问题描述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加强整治精细化管理,市城市管理局创新工作打法,寻求问题解决途径,组织各区制定60个山头公园违建整治示意图。为提高示意图的精细化水平,从最初摸排工作的“一区一档”发展到“一山一档”,并根据实地督查情况,协调各区对重点规划建设范围、历史遗留建筑成因复杂、各类问题反映集中的区域制作“一处一档”。目前,示意图主要包括山头公园简介、整治图标示例、整治区域范围、建筑与问题标注四个部分,真正实现整治工作的清单化推进、挂图式作战,直观反映整治全貌,促使各区明确了整治重点,全面掌握了各类建筑的基本情况,为下步精准定位问题、完善巡查机制、强化部门协同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
严督导、防反弹,压实责任实现长效化治违
深入一线是发现问题、强化督导、调整思路、精准落实的有效方法。市城市管理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真正做到在一线调度、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抓实效。组建督查小组,联合成员单位开展多轮实地督查,指导各区落实整治进展,与各区深入交换意见,总结复盘工作进展,逐处排查问题点位,对摸排和整治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对账销号,解决摸底排查不细、工作推进缓慢等问题。实行违建整治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制定山头公园违建整治考核办法,并根据各区工作进展适时予以修订完善,进一步发挥好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整治工作以来,已完成对60个山头公园的“全覆盖”实地督查,组织召开各类工作推进会23次,开展实地调研与督导督办次,发现并办结问题处,确保清理整治任务和责任逐级落实到位。
近期,为跟踪落实前期整治不彻底、核查不到位等方面问题,严防问题反弹回潮,利用秋冬落叶季的有利时机,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开展山头公园违建整治“回头看”工作,重点落实整治清单与前期督办交办事项完成情况,督促各区建立日常巡查排查机制,切实消除漏点盲区。对新发现点位要加强综合研判,各类问题坚决做到应拆尽拆、即查即清;建设施工中搭建的板房、工棚等临时建筑根据山头公园施工进度及时移除;从整治目标、工作职责等角度严格界定违建拆除与改造拆迁的区别,强化辖区部门协同,实现各项工作同步推进。
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将持续推进山头公园违建整治,以“共建共享”把握工作方向,真正做到还山于民,还绿于民;以“品质公园”把握工作重点,为山头公园建设开山铺路;以“绣花功夫”把握工作细节,把违建整治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持续推动山头公园品质改善提升。
(潘雪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