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台雪超
高山之美,在其高大巍峨、雄浑壮观;江海之美,在其波澜壮阔、澎湃如歌。在青岛崂山区这片兼具山海大美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高昂奋进的“双拥”颂歌。
崂山区地处海防前沿,集驻军密度大、数量多、级别高等特点于一身。这里拥有强大的基层拥军力量,双拥工作站遍布5个行政街道和个城乡社区;这里有稳定的保障支持,资金配备、补贴发放、绿色窗口为军人解决后顾之忧。
一直以来,崂山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拥军就是讲政治”的理念,大力推进军地融合发展,推动双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驻区部队也视人民如父母、把崂山当故乡,不遗余力支持崂山各项事业发展。这里,处处涌动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热潮,谱写了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
创新工作机制,全域双拥氛围浓厚
走访慰问驻区部队、立功受奖军人家庭;评选推荐“十佳好军嫂”、“十佳乐妈妈”、“最美退役军人”……风展军旗如画,峥嵘岁月如歌,“八一”建军节将至,崂山区广泛开展了拥军优属活动,以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形成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良好风尚。
“在‘八一’建军节这一重要节日开展系列活动,能够不断提升广大军人军属和优抚对象的荣誉感、自豪感,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据崂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宫华局长介绍,崂山区着眼于实现双拥工作的制度化、长效化,创新实施“三必联”(重要节日必联、重大活动必联、涉军事项必联)工作机制,夯实基础建机制,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加强军地合作,全区营造出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
在宣传教育方面,创建了具有崂山特色的“山海同梦.鱼水情深”双拥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基地作用,加强全民国防知识普及。建设了国家级标准化烈士陵园,开办了以“党建引领.双拥奋进”为主题的“双拥在崂山”电视宣传专栏,制作了以传承红色文化为主元素的崂山原创微电影、纪录片。定期组织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主题活动,扎实开展国防教育“五进”活动等。在公共场所利用电子屏等,大力开展国防双拥宣传;广泛开展新兵入伍欢送仪式和退役军人欢迎仪式,大力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当兵光荣、退役不褪色”氛围,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在科技助军融合方面,为把推进军地融合发展作为更好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崂山区进一步完善各项拥军工作机制。多次组织召开驻区部队、高科技企业开展座谈会,推动歌尔、黑晶、杰瑞自动化发挥各自领域的技术优势,对接驻区部队在科技、人才方面的需求。
体恤官兵冷暖,时刻为官兵着想、解忧
用心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用心为优抚对象服务。崂山区坚持高额投入,以改善官兵生活环境为重点,实施了部队宿舍外墙保温节能改造、边坡绿化、供暖等问题;解决了部队办公用房、进出道路及交通出行问题;也为小散远部队解决了吃水、办公条件和工作经费等问题。
坚持全域共建,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层层建立双拥“共建点”,推动全区个机关、学校、企业和社区与驻区部队结成共建对子,调动全社会力量为部队官兵解决实际困难。在扶贫帮困方面,连续多年开展困难军人家庭救助活动,累计投入和募集资金60余万元对余户生活困难军人家庭进行了救助。解决好军人“三后”问题,在随军家属就业方面,实施未就业现役军人随军配偶生活补助金制度,将未就业现役军人随军配偶生活补助金标准提高到元/月。在涉军维权方面,实行涉军案件“四优先一援助”,维护了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妥善安排官兵子女入托入学人次,全力解决部队官兵的后顾之忧。
坚持全方位联动,区域内双拥工作站全覆盖,经常性组织开展拥军活动。在崂山风景区、区政务大厅等服务窗口,记者看到,专门开设了军人绿色通道,方便部队官兵办理有关事项。为丰富部队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崂山还组织专业文艺队伍为部队送去大型文艺演出,开展“拥军智能书柜进军营”、“流动书屋进军营”、“法律进军营”、“情系边海防官兵”及走访慰问等活动,受到了部队官兵的点赞。
服务强军目标,着力推动大项目拥军
聚焦重大活动做保障,进行大河东河口生态修复,为部队周边环境进行提升,保障峰会、海军节期间重大活动;下大气力整治了部队周边环境、交通秩序和各种“脏乱差”,完成靶场扩建及土石方塌陷处置、环境整治、绿化及道路修建等工程。
聚焦战略保障搞配套,建设了鱼水路、军港路这两条战备通道。实施了鱼水路拓宽改造工程,建成了总长度4.09公里的战备大道,成为崂山军地共建、融合发展的又一标志性工程。建成连接崂山路和部队机关的军港路,得到了部队的好评。
着重解决驻区部队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