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崂山 >> 崂山历史 >> 拓遍崂山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www.csjkc.com/m/

拓遍崂山团队,自左至右分别是李蕾帆,姚伟奇,李继伟,李岩,郑雪

李继伟跟崂山有缘,他精瘦干练、长长的头发在脑后扎一个刷子,颌下稀溜溜的几根山羊胡子,着一身土布衣裳,风趣而谦和,活脱脱就是一副岸然道貌。我常常管他叫“李大师”,缘于他的专业修为和脱俗气质。由此,当他说要去遍拓崂山石刻的时候,我毫不意外,而且就铁铁地认为这事儿非他莫属。

吊在崖壁上拓印石刻的李继伟

李继伟干啥像啥。从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在玻璃装饰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突然就有一天异想天开,想做神马玻璃碑林,要把历代名家的墨迹完全以手工刻在玻璃板、水晶板上,我觉得刻在石头上多正宗啊,干嘛要刻在玻璃上?跑到他的工作室,看他一笔一笔地画,一刀一刀地刻,再一点一点地喷砂,做出来还真是漂亮。于是就力荐他到省里,结果一炮打响,获得了山东省民间文艺最高奖“泰山奖”!

获了奖,就在这一行继续做大做强吧,这是我的想法,可是没几天,他说要学习传拓,我以为他就是说说而已,他竟然就跑到河南去拜师学艺,认认真真地做起传拓来。话说做拓片,我从没见到专业干的,大都是从事书画行当、文博工作兼做的,能做出名堂吗?能养家糊口吗?

李继伟就这么干起了传拓,天天在他的玻璃碑林上啪啪啪,这一拓就拓到了崂山。许是天意,想对崂山石刻做资料保存、研究的崂山区有关部门找到了李继伟,请他将崂山的石刻拓印下来,这前无古人的机遇就这么砸到他的脑门上。

踏遍崂山,进行现存石刻调查统计

独门绝技——吊索拓印石刻

在海中礁石上拓印

崂山号称海上仙山第一,道教第二丛林。历代文人墨客、军政要员为崂山留下了多处石刻,拓遍崂山,这不仅是一件技术活,还是一件体力活,更是一件危险的活。继伟一头扎进崂山,从春到秋,整整4个多月,一步一步地踏遍崂山进行石刻摸底,找到了不少前所未知的石刻;然后又一个字一个字地拓印、辨识,纠正了许多之前的误读;再一个人一个人地对石刻署名人物检索、搜集相关资料。。。。。以他聪慧、认真、严谨的治学方式,我早就预言:拓遍崂山,继伟就是首屈一指的崂山石刻专家!崂山文化专家!

四个月里,李继伟经历了青岛史上最湿热的酷暑,山上条件简陋、蚊虫肆虐,其艰辛可想而知。他的团队里每个人都中暑过,山高路远,用继伟的话讲:差点死在崂山!李继伟独创了吊索拓印石刻的新方法,这对每一名队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他们个个都成了攀岩高手,在崖壁之上来去自如,特别是郑雪、李蕾帆两位青春少女,更是帅得不要不要滴。李继伟自称“崂山壁虎”,精干身材的他更是如猿猴般地俏耍,俺亲眼见识了他的这份“轻功”,不用任何保护,凭借着一根树枝、一绺悬藤、一根绳索,蹭蹭蹭几下便攀上十几米高的崖顶,令俺这多斤的汉子目瞪口呆、羡慕不已。

俺亲眼见识了他的这份“轻功”,不用任何保护,凭借着一根树枝,蹭蹭蹭几下便攀上十几米高的崖顶,扔下绳索,让队员们攀岩而上

李继伟自称“崂山壁虎”,俺说:青岛银管壁虎叫“蝎虎子”,你是“崂山蝎虎子”

摄影师都晓坤也攀上悬崖,近距离拍摄“李大师”

年8月27日,我和摄影师都晓坤一起来到崂山探访李继伟和他的团队,见证了他们拓印“山海奇观”的全过程

先要将厚厚的宣纸用泉水浸湿

请记住这个团队,记住这些人的名字:李继伟、孙夕伟、姚伟奇、李岩、海舸君、李蕾帆、郑雪、陈道文。。。李继伟和他的团队正一寸一寸、一下一下地拓印崂山,做前无古人的文化创举,为世人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他成功了!我为他自豪,因为他是我的兄弟,是青岛市手工艺协会的一员!我们期待着他早日完成这一文化盛举,期待着他平安下山。

拓印完成,从崖壁上取下拓片

整整用了一天,上纸、拓实、上墨、揭纸……高3米多,宽十几米的“山海奇观”终于拓印完成!

李继伟为我讲述崂山石刻的故事

哈哈,俺也体验了一把“攀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