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韬略吴苏到了夏天,喝啤酒撸串,是再舒爽不过的事情,中国大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形势转好之后,这种需求更是空前释放。对于啤酒厂商,这无疑是一场盛宴,凭借这股热潮,加上A股加速上行,青岛啤酒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年5月,青岛啤酒股价突破60元/股,盘中一度达到62.37元/股,到7月15日,股价飙升到86.6元/股,公司突破千亿市值,媒体称之为“历史性突破”。也就是说,仅用42个交易日,青岛啤酒就创造了自己的新历史。如果时间再往前一点,年3月19日,青岛啤酒的总市值为.6亿元,而截至年7月17日收盘,公司总市值为.19亿元。短短四个月,青岛啤酒总市值猛增.59亿元,增幅高达%。
▲图源:雪球不难看出,青岛啤酒走上了“快车道”。青岛啤酒创立于年,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是名副其实的“国民啤酒”,但在驶入“快车道”之前,也经历了阵痛。经历大规模扩产和惨烈价格战的洗礼之后,年下半年,中国啤酒行业曾进入下行通道。这一年,全国啤酒产量下滑,这是二十多年来首次出现的状况,此后一直维持下滑趋势,到年,全国啤酒产量已经下滑到.3万千升,相比于年下滑幅度达24.43%。行业震荡,青岛啤酒同样深感压力。年,青岛啤酒销售量为万千升,同比下降7.36%,年继续下滑6.60%至万千升。为何产量和销量双双下滑?简单来说,消费市场饱和了,啤酒卖不动了,且啤酒也不能像白酒一样长期保存,只能快产快销。在年年报中,青岛啤酒将这一困境描述得更为充分。在青岛啤酒官方看来,消费者对啤酒产品需求多元化带来的市场消费结构性升级,以及外资啤酒和进口啤酒在国内市场销量的增加,使啤酒企业在品牌、品种和渠道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为此,青岛啤酒着手转型,加快产品结构升级。首先要做的,便是提高产能利用率,这就需要关闭一些工厂,以重新整合。年9月,在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上,青岛啤酒表示,年关闭了2家工厂,未来三至五年将关闭整合10家工厂。其次,对公司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在这一方面,青岛啤酒以“青岛啤酒+崂山啤酒”为品牌战略,“青岛”作为主品牌,定位于中高端,是产品结构升级的主力,“崂山”是全国性第二品牌,定位于大众市场。与此同时,“青岛”主品牌又陆续推出奥古特、鸿运当头、经典、全麦白啤、桶装原浆啤酒、皮尔森、IPA等一系列新产品。事实证明,这一套“组合拳”,打出了效果。年、年,青岛啤酒重新回到正向增长的轨道上来。今年3月,青岛啤酒发布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去年实现年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5.30%,归母净利润18.52亿元,同比增长30.23%。2.具体来看,青岛啤酒业绩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中高端的主品牌产品。年,主品牌“青岛”共实现销量万千升,同比增长了3.49%;实现销售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7.83%。在“青岛”品牌中,奥古特、鸿运当头、经典、纯生啤酒等高端产品共实现销量.6万千升,同比增长7.08%。相比之下,以“崂山”品牌为代表的低端啤酒销量下滑了2.82%,至万千升。这意味着,青岛啤酒产品结构升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目前,在中国高端及超高端啤酒市场,国际巨头百威英博位列第一,青岛啤酒位居第二。对于高端化路线,青岛啤酒董事长黄克兴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啤酒行业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除了产品结构,在产能方面,青岛啤酒也不乏亮点。最典型的,是年5月,每小时5万瓶的瓶装酒生产线在青岛啤酒三厂投产,使“青啤三厂”的总产能达到百万千升。在青啤二厂,还有一条“亚洲第一线”。媒体报道,这条生产线一个小时能生产6万瓶酒,一分钟瓶。据青岛啤酒官方数据显示,公司目前一年生产亿瓶啤酒,平均每一分钟,全球消费者会饮用4万瓶青岛啤酒。确实如此,不只是中国人爱喝青岛啤酒,外国消费者同样爱喝。媒体称,青岛啤酒已经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居韩国进口啤酒品牌第一位,是美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亚洲进口啤酒品牌,年在俄罗斯的销量同比增长52%。得益于中高端产品和产能的推动,青岛啤酒被认为进入了“最好的时期”。当然,啤酒高端化这条路也不是坦途,前有百威英博,后有华润雪花,正所谓“前有狼后有虎”,青岛啤酒丝毫不能懈怠。——END——图片均来自网络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