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台雪超通讯员付苗苗傅妍于淼淼

近日,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迎来了第1个前来开展定制主题党日活动的党支部,一句句庄严又郑重的入党誓词从厅内传出,参加活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党总支和北宅街道北涧社区党支部党员面对党旗,握拳在肩,高声喊出铮铮誓言;在周哥庄现代会农业基地,党员们走上“静思台”,穿过“红色长廊”,在“红色书吧”里从文字中汲取知识与养分,在“藏红花种植基地”里用双手感受现代化中草药种植的魅力……

今年以来,北宅街道积极探索推行开放式组织生活,以平台思维打造党员教育最优生态。针对辖区内党建资源、服务资源等多方资源碎片化、零散化,各个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创新形式少,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不明显等问题,街道坚持问题导向,点燃创新引擎,将各类党建资源聚集形成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握指成拳,构建起以实现党员教育提质增效为重点,“三会一课”制度为保障,本土“红色资源”为支撑的党员教育体系新格局,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借鉴意义、可执行性强的党员教育经验。

夯基赋能,破旧立新建平台,打造开放式红色阵地

走进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可以看到展厅门口的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导览图,上面列出了7个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的情况简介和地理位置图,覆盖了农村社区党建示范点、产业基地示范点、规模以上高新企业等多个场所。7个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分别以党史教育、廉政教育、红色教育、现代农业、高新产业、改革开放、乡村振兴为主题,形成了北宅街道党员教育“七星阵”。为确保基地合理有序运行,街道本着集聚发展动能,厚植发展优势的理念,对7个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从基地建设、硬件打造、软件提升、规范运营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的指导,确保开放式组织生活在全街范围内顺利推行。

品牌赋能,精准滴灌用平台,推出个性化活动菜单

街道将党员教育形式由“灌输式”变为“交互式”,建立了“基地列单、支部选单、党员用单”的运行模式,按照“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原则编印“组织生活菜单”,立足基地实际,结合自身党建资源,列出有自身特色、教育意义强、可长期坚持的特色项目,打造出了多个党员教育品牌,比如,以廉政教育课堂、乡村振兴沙龙、“思维风暴”党性教育论坛、“红心赋能”振兴学堂等为代表的党性锤炼项目;以重走革命路、红色故事会、“红色”沙龙、参观农业示范基地等为代表的素质拓展项目;以春耕秋收劳动体验、“忆苦思甜”农家饭、“党群一家亲”志愿服务、改革开放科技成果体验展等为代表的互动实践项目,在确保党味浓厚的基础上实现活动丰富、形式多样。各基层党组织可根据实际需求,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