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中的写意水墨,立足于他对于“写生“的高度重视与持续的实践。
近年来,中国艺术界开始对“写意”精神高度重视与提倡,从中国传统艺术的角度研究水墨艺术中所特有的东方美学特质。在艺术家与审美对象之间,冯大中没有将其简单地看作再现与描述的关系,而是通过形式的提炼与升华,表达了艺术与现实、艺术与艺术家情感的复杂关系。
冯大中在峨眉山冒雨写生
冯大中在杜甫草堂写生
冯大中在乐山写生
峨眉登山途中
冯大中在写生途中
冯大中在西安写生
冯大中的写意水墨,立足于他对于“写生“的高度重视与持续的实践。在20世纪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史上,无论是坚持以传统为基础创新还是以西画为模式进行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写生”的概念。但中国古代的“师造化”与西方现代学院教育中的“写生”是有着不同的意趣的,原因还是在于中西自然观的不同,所以写生观也不同。无论如何,在“内法心源”的基础上,黄宾虹强调“外师造化”,从写生中开拓中国画的创新求变之路,这是中国水墨画理论在20世纪中期的一个重要转变。冯大中对自然万物永远葆有一颗童真之心,数十年写生不倦。年夏我曾与他同游青岛崂山北九水,他在景区不顾山石险峻,溪流湍急,上下攀登拍摄,同行的青年画家亦感吃力,而他却谈笑风生,如鱼得水。
千山松树水墨写生/21×54厘米/年
千山松树写生草图/39×54厘米/年
松树速写
冯大中的笔下的写意水墨,其目的直指“写意”。评论家刘骁纯认为:“所谓的写意,指的是一种艺术类型或形态,而不限于中国的写意文人画。在中外美术史上,写意艺术的逻辑前导是传神艺术,即为山水、花鸟、人物传神写照的艺术。相对而言,传神艺术将客体风神置于前台,而写意艺术则将主体风神置于前台;色点线面体在传神艺术中主要是塑造物象的手段,而在写意艺术中则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审美内涵,并在相当程度上成为艺术家直抒胸臆的手段。写意艺术在自我肯定中包含着自我否定,它最终为现代抽象艺术开辟了道路。”
长白山写生
《长白五月》/×厘米/纸本设色/年
《长白细雨》/×厘米/纸本设色/年
《亭亭白桦》(合作)/×厘米/纸本设色/年
而我认为冯大中画中的“写意”,一方面是写“胸中意气”,即对自然的强烈感受,另一方面也是写冯大中最为重视的“意境”——即艺术家内在的情感与自然美的互动相生所产生的新的审美境界。冯大中近年来的写意水墨,正是他从传神艺术向写意艺术的深入,从传客体之神向写主体之情的转换。
《关山雨霭》/×厘米/纸本水墨/年
《关山雨霭》/×厘米/纸本水墨/年
冯大中为人光明磊落,淡泊名利,待人宽厚诚恳,极重情义。他潜心治艺,以画品的修炼为过程,最终达至人品的觉悟升华。在他画虎成名,深受海内藏家器重之后,有人摹仿他的风格以牟私利,冯大中闻知此事,慨然一笑,并不追究。因为他深信,真正优秀的艺术是不能重复的,而真正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也不会停留在已有的风格上,他最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