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喝碳酸饮料应该是在年左右,好像是叫三合一,一瓶饮料喝了两天才喝完,第一次喝可乐应该是年。

但可口可乐进入国内最早可以追溯到年,当时与屈臣氏成立合资公司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并用了10年时间把中国大陆市场变成其海外的最大市场。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可乐退出大陆市场。一直到年,可乐才在大陆市场完成复出。

喝可乐的国人登上时代杂志

可乐重返大陆市场前,国内已经有类似的产品了。比如说崂山可乐和幸福可乐。崂山可乐是国内第一种碳酸饮料,而幸福可乐是国内第一个投放电视商业广告的可乐。

崂山可乐作为青岛的地头蛇,几乎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受限于一直走不出青岛以及体制原因,90年代被可口可乐收购。被收购后的崂山可乐经历了和其他国产品牌被外资收购后同样的命运,被边缘化,渠道挤压,然后停产。虽然年,崂山可乐品牌复产,复产后的崂山可乐改变了自己的科技树,加入了乌枣、白芷、良姜、丁香等多种中草药成分,主打健康概念。但还是蜗居一方。

崂山可乐

幸福可乐就没有崂山可乐那么幸运。迫于当时的国内环境以及公司掌舵人的眼光局限,幸福可乐生产商高高兴兴地成了可乐的代工厂。成为可乐代工厂这个事儿当时看可能是比较正确的选择,但现在看,愚蠢之极。幸福可乐因为代工协议中的排他内容,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因为中外合资或者被收购逐渐没落的国产可乐品牌还有天府可乐和非常可乐。

天府可乐诞生于年,巅峰时期曾经占据中国可乐市场75%份额。但莫名其妙的,天府可乐在年与百事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天府可乐重演了崂山可乐的戏码,在被边缘化后停产。虽然历经各种狗血官司,重庆天府可乐集团公司夺回了天府可乐的商标、配方以及生产工艺,并与年复活品牌,但现在的影响力已经不能跟巅峰时期相提并论了。

非常可乐的命运就稍微好点。80后甚至90后都听过、见过非常可乐的广告。作为娃哈哈集团推出的中国人自己的可乐的品牌,非常可乐通过娃哈哈集团的联销体迅速占领了国内的农村市场,巅峰时期非常可乐是国内可乐市场的二哥,超过了百事可乐。

但同样的,莫名其妙的,娃哈哈选择了和百事可乐合作。结局如出一辙,非常可乐被彻底边缘化。好在娃哈哈迅速反应过来,拿回了非常可乐的品牌。但经这么一折腾,非常可乐也基本奄奄一息了,现在也只能在国内的农村市场看到了。

非常可乐

不同于以上品牌的作死,汾煌可乐退出市场就显得比较尴尬。随着成龙喊出的“汾煌可乐,大家齐欢乐“,汾煌可乐一举成为国产碳酸饮品三巨头之一。但成龙代言定律再次发挥作用。因为广告飞费用过大,公司举步维艰。汾煌可乐于年停产,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可乐品牌,但真正能辐射到全国的却只有非常可乐和汾煌可乐。反观中国碳酸饮料发展史,简直就是一部被外资品牌各种打脸的历史。这里边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企业掌舵人短视的原因。但好的是,国内的品牌商正在觉醒,监管部门也开始行动,我相信以后国内品牌被外资吃干抹净又丢回来这种事儿肯定会越来越少。

其实有时候特别想,如果小时候的品牌现在还有,该多好。但也只是想下,时代在进步,我们要做的只能是顺应时代,做好自己。

你小时候喝过啥样的碳酸饮料呢?评论区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