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崂山 >> 崂山景区 >> 石门山一游
中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dy/150603/4633642.html

原创胡保泰鲁沂文学-04-18

石门山一游

已是深秋,工作了几十载的我光荣的退休了,单位里为我开了欢送会。第二天,恰好旅行社在我居住的村子里组织了去青州旅游。于是我愉快报名参加。自己虽不是官,也能体会到“无官一身轻”,退休轻松的感觉,终于有时间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们乘坐大客车,车上一行共五十人,基本上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同志,个别的80岁,还有几个年轻人是家里安排专门陪伴老人的。

早晨六点出发,经过四个小时的行程,途经临朐风景区,导游先让我们“打发”了一下肚子。然后进山到了石门坊风景区,听说这是游览的第一站

走至山脚下,刚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庞大的紫红色石坊门,宛如一座高大的山寨城门。然后队伍随导游指点拾级而上,穿越十几米的“城门”洞,豁然开朗,里面是一片开阔地,又换乘观光车行驶约三公里到了景点。停车场比较平坦,旁边还有一个偌大的舞台,看样子是刚举行过登山节庆,横幅还挂着。导游告诉,在这是登山的起点,并且解释登山有两条道,一条较陡峭,体力强的游客可以攀登,另外是一条坡度小的,个人选择。我选择了较陡的一条,心想找一下刺激。我环顾了满山的红叶似一片红色大海的波涛,在风的吹拂下,翻滚着,看着真是让你陶醉。此时遇到了卫生间,便进行了“减负”,不一会儿走出来一看,落伍了,前行的队伍已经上山了,没法只好迎头直追。

开始爬山,见得一座牌坊,穿牌坊而过,拾级登山,山很陡,一开始就是石梯,当走一段时间我回首俯视山下,好一派红叶的美景,这个季节正是黄栌树叶变红的时间。据说这是临朐八景之一。

怪不得听说,在这红涛翻滚的黄栌树的山中有个传说,《红叶仙子泪血救尾生》的故事:

“齐国尾生,自小寄居石门坊脚下,及长与邻家姑娘红叶情投意合,暗结百年之好,但遭红叶父母阻挠,尾生二人商定于石门桥下相会,孰料,当晚风雨大作,河水暴涨,尾生抱桥上的柱子宁死守信,第二天,被关一夜的红叶,见仍死死抱住桥柱的尾生,肝肠寸断,直到泪水化作血滴,将漫山黄栌树叶染红,终于唤醒奄奄一息的尾生。”后来,红叶姑娘被封“红叶仙子”。从这让人更加相信了爱情的力量。

陡峭的山坡石阶一级接一级,整个山道,盘旋而上,举头看没有尽头,加上游览的人群拥挤,根本提不起速来。这时想到了毛泽东的诗《六盘山》,“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风景这边独好”

我在努力中,便走到半山坡,其实到山顶还早着呢,遇着一个名曰“问月亭”的亭子,我想可见这山的高度,站在亭子里回首向山下俯视一下,山陡、谷深,心里有些颤抖,看山下的人和汽车都变小了,再看其他较矮的山头,那真的可谓“一览众山小”。同行的人没有追上,我想干脆在“问月亭”留个影,于是邀请了旁边一位少年“驴友”给帮忙拍了一个照。仰视上面石梯人很多,可以说是步入云梯了,想到已经掉队了,干脆原路返回吧,顿时耳旁萦绕着“不到长城非好汉”。是的,又问了对面的行人,说前面的景致很多,路也很长,但是游览的时间所限,于是决定下山返回。在返回的途中,腿发软,这让我实践了“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道理,下山有速度,这是否是物理学的“重量加速度”的原理,腿负荷大了。

回到山下停车场,还有几个同行的人没有登山,“大部队”还没有游山回归,于是我看了一下时间,还早呢。因为游览的山是环形的路线,于是我又朝另一条道“迎接他们”观光去了。就在这时了解了石门坊景区游览的风光、路线及山中的传说故事。刚走至舞台左边,有一块岩石上镌刻着,“山东省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旁边还有一块宣传牌介绍:

石门坊古称石门山,海拔米位于县城西南十余公里,交通便捷。景区包括石门山、太平崮、天柱峰三大景点,面积约十余平方公里。古以“晚照”闻名,现以红叶著称,与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四川末亚罗齐名,为国内五大红叶景观之一,齐鲁红叶之冠。石门坊文化底蕴丰厚,摩崖石刻造像众多,佛塔庙宇别具风韵,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相融合。

石门坊悬崖对峙如门,自然景观绮丽。石壁洞穴天成,深(sui)险峭。其间密林遮天蔽日,古为柏楸树覆盖,今为黄栌丛生,遍布山岗峡谷,初夏叶茂花盈,深秋霜染叶红丛,栌间柏泼红嵌黛,一派绚丽景色。

沿溪畔山径攀登,处处如画。石塔耸立,红叶掩映,亭台错落,典雅别致。特别是山谷尽头,金黄的峭壁,中间镌(juan)刻“晚照”两个苍劲古朴的大字,每当晴日夕阳西下,阳光透过山凹直射“晚照”,霞光倒影在另天池中奇观顿现,此景被誉为“石门晚照”,为临朐古八景之首。自晚照顺壁东行折而南,登石阶而上,至悬崖中间一绝险处,便是“仙人桥”,上面峭壁凌寒,下百丈深渊,林波连天,神栗目眩。进而登上东面山峰,极目西眺,石门胜景尽收眼底。每每重阳,漫山红遍,如彩锦覆盖大地,似红云缥缈山间,丹青朱崖,诱得人们争相往观。

石门山,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商时期,即被人们仰慕,汉代前,已建造逄公庙,到唐代,有增建庙宇,刻佛像,至20世纪末仍有造像70余尊,多为唐天宝年间雕造。宋,元、明时期,又建尼姑庵,修三石龛,有宋碑、元碑、明佛塔,以及清代、民国时的碑碣数幢。至年,临朐为发掘旅游资源,修复逄公庙、碧霞祠、文昌殿,新建石门标志塔、停车场、红叶山庄、丹谷亭、同乐亭、眺远亭,这些建筑依山就势,高低村落,林荫掩映、清新典雅,各具特色为景区增添亮点。新增名人石刻多出,著名诗人臧克家,书法家沈鹏等都为石坊留下墨宝。使石门锦上添花。石门坊,山泉涓涓,清莹甘冽。有“圣水泉”,常年流水潺潺,碧水见底,源于山壁石隙中,还有小天池,两泉称为“神水”,这水益于健康。游人至此,一饱口福。夏秋两季泉水成溪飞流直下,奇鼓泉时流时停,堪称奇观。看到如此我更加了解了石门山。

传说,石门坊是天上财禄大神储蔵珠宝的地方,为嘉奖人间善事,凡生有十个男孩,不生邪事,品行端正者,便能开放石门取宝。山下有一个叫崇财的人,自幼父母双无,家境贫苦,但他不负寒门,立志兴家立石门坊业。他早出晚归,勤劳耕耘,省吃俭用,攒钱置地。不几年,买下良田数亩。吃用宽绰,遂娶妻厉氏。

夫妻勤劳耕织,家业日趋兴盛,连生九子一个女儿,可算是人财两旺了。崇财夫妇理应恪淡节欲,力俭躬行。但他们并不满足,家业大了,生活好了。反而萌生邪念。一天厉氏对丈夫说:“光卖死力气,挣钱太费劲,咱有十个孩子,人多势大,还怕谁家?”一天,长子玉为偷了邻居一只羊,去集市卖得了两吊钱。崇财当从儿子手中接过来钱来时,喜形于色,当着十个孩子的面,连声说:“有能耐,你们也要跟着哥哥学,想办法,找钱眼。”其妻厉氏也夸奖并给了玉为十个熟鸡子。还说:“孩子,吃了壮壮力,只要弄得钱来,爹妈就满意。”从此十个孩子穷尽其力,各展其力,各展其技,逾墙越舍,拦路打劫,四处行盗,一时家中财物骤增。崇财夫妇满心欢喜,进一步纵子为所欲为。

一天,厉氏对丈夫说:“如能开放石门坊,取到金银宝贝,咱家就富贵有余了。”崇财说:”我也为此事想过,不过咱只有九个男孩子,尚欠一子,是开不开石门的。”“我把咱闺女扮作男儿,冒名顶替就行了。”“好,好,就这么办。”崇财喜形于色,十分赞成妻子的说法。于是,崇财率领“十子”每人各担两个大筐去石门骗取。到了石门坊前,崇财焚香双膝跪地,叩首祷告曰:“财禄大神,我生有十个男孩子,家教善行,品行端正,今天前来取宝,望圣神恩赐!”说罢,果然石门大开。崇财父子们见满屋金银珠宝发出闪闪金光,望之馋涎欲滴。“十子”急忙将担筐装得满满的。其女体弱,拿取稍慢,急得崇财头冒汗珠,说道:“闺女,你快拿……,”没说完,石门就关了,贪得无厌,欺诈妄为的崇财及其九子一个女儿被关入坊内,窒息而死。这件事,惹怒了财禄大神,为防止世上贪巧诈之徒,欺天妄得,从此,石门永闭不开了。

“走吧,下山了,快上车……”转头一看同行的队伍下来了,话音阻扰了我对石门山的继续了解。

上车后,“驴友们”七嘴八舌讲述着游山的所见所闻,但石门山的传说,依然萦绕在我的耳旁……眼望着满山黄栌树的红叶艳得格外凝重。路旁的匾牌有诗句“石门红叶染青山,龙湾海浮即江南……”

我们满载着收获,乘大客汽车向青州老街方向驶去。

作者简介:胡保泰,男,字山言,网名山脚人家,山东青岛人。自幼爱好文学。多篇散文、小说,分别发表在《半岛都市报》、《青岛晚报》、《崂山春秋》、《青岛好人》、《市北文学》、《新视听》、《当代散文》、《城阳纵横》、《城阳文艺》等多家报刊杂志。年论文入编《教育纵横》、年诗歌作品载入《中国当代诗词格言名家精品集》、年诗歌作品入编《世界华人诗词艺术大赛金榜集》。年作品入编《乡情民俗》。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青岛城阳诗词学会会员,蓝月亮文学社会员。出版合集《梦在蓝天》、《追梦》、《月下那片海》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