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油条的居民把一天的收入捐给新市民;
封闭区的居民当起了志愿者,
把崂山区的爱心大礼包送到住户手中;
收废品的七旬夫妇,
捐给社区1万元
??
连日来,崂山区战疫一线的“大白们”昼夜不停,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不断涌动的“崂山暖流”让感动在彼此心中传递。
01油条店主王洪刚:我为儿子的做法感到骄傲“大宝,这阵子社区正在全力抗疫。你爹每天在社区里当志愿者。”“妈,我这想俺爹现在当志愿者,天天在外面跑。挨家挨户送物资,我在外边就干瞪眼,也使不上劲。要不就捐元吧,出不了力,尽点心意。”“儿子真长大懂事了,谢谢儿子为国家为村民出微薄之力。你也注意安全。”???
这是文张社区小伙王隋与母亲的聊天记录。王隋在济宁当兵,在得知老家居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后,主动从津贴中拿出元捐给新市民。
王隋的父母在社区开了一家“王隋早餐店”,每天起早贪黑炸油条、卖豆浆。抗击疫情期间,父亲王洪刚当起了社区的志愿者,每天在卡口执勤,还要给新市民送物资。
“我们为儿子的做法感到高兴,他是我们一家人的骄傲。”为了帮助新市民,除了儿子捐出了津贴,王洪刚夫妻俩向社区捐出了元,这是他们一天的收入。
“这不是我们社区第一次捐款,在此前的多次活动中,我们的居民都是自发地捐款。这次为了抗击疫情,全村居民都同意把崂山区捐赠的爱心大礼包全部分发给新市民。”文张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平波说。
他们是特殊“志愿者”
在董家下庄社区的一处胡同里,社区的一些志愿者“大白”们正忙分装方便面、盒装牛奶,他们每天都要给封闭区里的住户分发物资。
居民董修佳就被隔离在封闭区内,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社区的志愿者,“在封闭区内有9名社区志愿者,我们每天绝大部分时间要居家隔离,其余的时间还要给其他住户分发崂山区、街道、爱心企业赠送的生活物资。”
3月26日下午,这些特殊的“志愿者”分批给住户送上矿泉水、牛奶、方便面。
来自菏泽的任女士一家五口也住在董家下庄社区,她介绍,他们已经接到了一些社区发放的生活物资。“前两天,社区还给我们专门送来了盒饭。今天,我们每人又领到了10包牛奶、一包六袋装的方便面,还有20瓶矿泉水。今天我们的心情非常高兴,感谢崂山区、中韩街道、社区的关爱。”
“我们一家三口在董家下庄社区生活了6年了,我和爱人在附近工厂上班,孩子在附近小学上课。每天都有社区的志愿者给我们送来生活物资。我们的生活比较平稳。这段时间,孩子在家上网课,我们坚决不出门,不给大家添加麻烦。”济宁来的新市民王丽娜领取了生活物资后,高兴地对早报记者说。
02七旬捐款夫妇:“请把这笔钱捐给更多人”3月25日,早报独家报道了70岁的栾兆喜、69岁的张传美夫妻向张村社区捐赠1万元。他们在张村社区收废品为生,已经居住了16年。此事一经报道后,引起了众多网友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