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艺术家王克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学艺于齐鲁济南府,作品多表现乡野生活的自然面貌,不论人物或景物,都以真朴、单纯、浓烈为品格,画面不刻意雕凿,感情发自肺腑,细细品味,总能从王克举的作品中读出一种土地与人之间互相依存的温情。一旦与艺术家聊起绘画表现与语言转换的话题,他便滔滔不绝,坚定自信,对艺术的诚挚与信仰,无需任何华丽词藻,便已表露无遗。

王克举《一壶春水寂如镜》布面油画xcm

王克举《百般红紫斗芳菲》布面油画xcm

记者:您多年来一直生活在都市生活中,而作品表现的多是亲近自然的乡土风景,这种差异来自哪里?与您的性情有关吗?

王克举:我自己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己生长在农村平原地区,因此对山水天生有一种向往。但我家又离山区比较近,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崂山,小时候经常结伴骑自行车进山里玩,身处自然的山水之中,心情与在平原大不一样;第二画画我喜欢画那些自然形态的东西。像大楼或人工造就的街道,整整齐齐的,有束缚感,缺少生动性。

王克举《春山——路鸟空啼》布面油画80xcm

记者:您的作品打动人心的原因之一,在于您赋予了自然色彩以很多的想象,对色彩的把握和转换是您作品的一个特点,能否谈谈自然风景与心中风景的转化关系?

王克举:在表达一种感受的时候,我会去强化这种感觉。比如我表现春意盎然的桃花园,当你身临在那个氛围时,会感觉到满园的春色和和煦的春风,心情极其爽朗清新。要表达这种感觉,不能画平视的视觉效果,而要画那种俯视的充满画面的感觉,让整个画面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感觉。

王克举《碧叶妆成一树高》布面油画xcm

刚开始画风景画的时候,形式方面的因素考虑会多一些,怎么把握好节奏感、完整性,越到后来,情绪的表达会越强烈。用性情去控制画面的色彩和造型,就像我们学写字一样,写到一定程度,在书写的过程中,会把情绪意志带进去一样。

王克举《草长莺飞四月天》布面油画xcm

芳菲四月去山东济南长清的桃花源写生,疫情防控原因,到达济南我的健康码就带星弹窗了,所幸提前预约了泰山油画院,和基地老板夫妇一起被封控在山里,总算不用为吃住担忧,期间方圆美术馆贾总也往返送来美味,最难忘的是带着厨师、食材和万能炉灶来给我们改善生活。疫情致使各自村口把守严密,因此写生自然就在胡老板依山而建的庭院和方圆十几里的马套村子里活动,满树满树的杏花、桃花、樱桃花、梨花、山楂花、海棠花、藤萝花……地上的牡丹、芍药、还有更多不知名的小草花连着村民们种的绿植,衬着绵延起伏的泰山山脉,好一个世外桃源!每天晚饭后的散步、观石、做核酸、查看健康码弹窗成为我们写生创作生涯中一段难忘的记忆!结合当下事态,山外疫情肆虐,山里这般岁月静好又诗情画意。独特的经历让这20几天的写生创作格外饱满惬意…..(王克举.5.)

写生时我喜欢复杂繁乱的景色,它能为我提供丰富的参照和更多的情感启发,按照我的感受和作画的规则我可以在杂乱中整理出一个新的画面秩序,并赋予画面新的理解和由此引发的情感与意境。

王克举《春风拂过千重山》布面油画xcm

变化万千的自然景色为画面构图提供了不尽的可能,不同的纹理和质感则变成用笔和肌理。斑斓多彩的景色丰富了色调和色域。画面中存在着许多像书法和水墨画中所要注意的问题。也就是单纯的大小、曲直、干湿、浓淡、虚实、厚薄、急缓和气、势、韵以及构成画面所需要的节奏、秩序、结构等等。这些就是我目前处理画面时正在努力去做的事情。

王克举《春风拂槛露华浓》布面油画80xcm

在画室里画画和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阳光的气息是不一样的状态,在一种氛围中去调动作画情绪,它会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惊喜和灵感。那时候就会忘掉一切投入到表现中去,新的构图、新的形式会不断地跃然画面上,情绪也会随着构成、节奏以及形、色和笔触自然的注入画面之中。

王克举《最是一年好春色》布面油画xcm

动情是艺术创作的契机,只有情绪饱满时作画,其相应的形式因素才会富于情感倾向。当我看到不同景色的时候,听到不同音乐的时候、心里会产生异样的感觉,此时涂画出的线条和色彩会随情绪的波动流于笔端。

王克举《碧绿妆成一树高》布面油画30x40cm

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视觉符号,情感的信息也会因笔触变化弥漫于画面。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感受和情感最直接的视觉表达,是心与境,情与画最直接的亲和关系。在我的感觉中东方艺术不像先前我们的油画创作那样沉重。我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像中国书法绘画那样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