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字

读完仅需4分钟

赛车比赛当中最令人紧张的部分是什么?

无疑是“弯道超车”。

两辆实力相当的赛车,在直线距离当中碰撞不出精彩的火花。但是一到拐弯处,各种神通广大的技能,就发挥出来了。

在营销商战中也是一样,最精彩的案例,往往是“弯道超车”的案例。

营销,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客户的心智中占领一个空白的领域。

但如果你所做的市场,已经被成熟的头部企业所占领,无论你是初生的牛犊,抑或是别的行业的翘楚,最好的策略,都是“弯道超车”。

弯道超车是赛车比赛中最刺激的部分

硬碰硬,并非好决策

每个成熟的行业中都存在巨头公司,把持着“江湖地位”。

对于这些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牢牢的品牌印象的公司而言,模仿它们,挑战它们,绝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为什么苹果公司有勇气说出“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口号?

因为它们深谙一个道理:

试图模仿行业第一的公司或产品,无论它自身实力如何,最后一定连前十的位置都进不去。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苹果公司

营销战中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可口可乐挑战胡椒博士(Dr.Pepper)的失败案例。

也许很多人没听说过胡椒博士,它是百事旗下的一款专注于美国本土口味的可乐饮料。

也许它在国内不出名,但在美国,可以说,有可乐的地方必定有胡椒博士。甚至有人说:只有胡椒博士,才能代表真正的美国可乐。

在胡椒博士还未被百事收购时,体型庞大的可口可乐,并未把这个初生牛犊放在眼里。

然而,当可口可乐想推出对标性的竞品Mr.Pibb时,却发现,在美国本土这个胡椒博士的主战场,它始终只能屈居第二。

胡椒博士每卖出6瓶,可口可乐的Mr.Pibb可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卖出一瓶。

面对行业的龙头老大,低头并不是认输,而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脚下前进的路在何方。

消失在中国市场中的胡椒博士

弯道翻车

弯道超车成功后,不坚持自己的选择,最终也会翻车。

这是同为可乐行业的国产可乐品牌“崂山可乐”得出来的血泪教训。

建国初期,面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少民族企业家怀有雄心壮志,希望能做出一款“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可乐”。

年,由轻工部牵头,山东国营青岛汽水厂巧妙将崂山矿泉水与我国独有的中药药材组合,制作出了第一款属于中国人的可乐——崂山可乐。

不同于可口可乐的碳酸风味,崂山可乐独有的“中药”风味,深度契合国人几千年的传统味觉。

30年后,崂山可乐在中国市场大获成功。

然而转折发生在年。

这是一个永远被值得记住的年份,正是这一年,中国可乐品牌掉入了“模仿第一名”的陷阱。

面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冲击,这一年,中国7大汽水厂与可口和百事签订合约,与它们合资。

目的很简单:外国的月亮更圆,借鉴外国的管理和技术经验来改进国产可乐。

毫无悬念,丢掉自身优势,一味地跟风,再好的结局也无法超越第一名。

外国的星空不一定比自己的更美

到今天为止,崂山可乐失掉了原本属于它的绝大部分国内市场。

顾客心中一旦形成对品牌的固定排序,想要调整排序,所要耗费的努力,千倍百倍,可能也未必成功。

这再次印证了我们之前提过的观点:企业要做市场,就只做第一,不做第二。

后话

“后来者居上”。

这句出自千年前的西汉时期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中的名言,同样适用于企业经营。

但也并不是每一个后来者都会居上,要实现后来者居上,企业需要两点:

首先,避开“模仿企业龙头”的死胡同,创新可能九死一生,但模仿只会“温水煮青蛙”式的自杀;

其次,在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后,对改旗易帜的做法要慎之又慎,以免“弯道翻车”。

归根结底,所有实现“弯道超车”的企业,它们之所以成功,皆因满足了受众特殊的需求。

弯道超车的真正威力,其实在于企业对客户怀着的那一颗敬畏的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