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崂山 >> 崂山荣誉 >> 疫情中静谧的崂山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

人声鼎沸去后,岑寂下来的崂山是它的本美。海天一色,青山凝黛;鸥鹭自由翱翔,狐兔安然出没;万木秀于林,百花艳于枝;渔村炊烟袅袅,道宫钟鼓悠悠;你可凝视断云微度出神,也可眺望远海飘渺遐思。安静给了人无限的时空。

崂山,万山之祖,据说是昆仑山脉向东延伸入海的部分。祖庭之山感受地气最灵敏,自从伶伦埋了律吕,世间24节气随冬至的诞生而更替,12时辰伴子时的标记而滴数,8度音阶依黄钟的飞扬而定调。崂山一直感知我们的生活。

崂山是海上第一名山。平芜的海平面看崂山耸立挺拔,伟岸俊逸,主峰巨峰海拔米,是海岸最高的天际线;崂山海岸线绵延起伏80多公里,外有海岛拱围,内有峰岭川屿多姿;沿岸地势或内收为湾,或前出为岬,或横排笑浪,或锥突刺波;环山水库就像山之曜阅尽春夏秋冬,无边的大海像巨大的怀抱抚摸润泽着崂山;太清宫、北九水、小黄山、二龙山、田横岛等景区如珍珠晶莹闪烁。崂山之美,眼睛为之贪婪不瞬,心灵为之洗礼陶醉。

崂山是历史牛山,是帝王魂牵梦绕的地方,秦皇汉武曾至寻仙,唐宗宋祖、一代天骄等13位帝王先后敕封崂山道士。

崂山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所在,有李白“劳山餐紫霞”的浪漫,有苏轼对崂山隐士“可闻而不见,可见而不致”的遗憾,有刘墉“太清水月”的想象,有蒲松龄故弄崂山道士的玄妙,有孙中山、蔡元培、闻一多、郁达夫等先贤摩肩接踵的足迹。

崂山是著名的道山。春秋战国时期崂山多有方士,有海上仙山之誉。秦始皇泰山封禅后不辞辛苦来崂山,就是访见方士安期生,求长生不老之法。方士是道教的前身,汉诞生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经过唐宋的大发展,金元时崂山成为全真天下第二丛林,明清盛时崂山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一千多名道士。

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崂山是恢宏之山,在厚重的时空沧桑和历史沉淀裹挟中踯躅其间,挥去浮云,穿越浏览,截屏让人神往的画面,不亦乐乎。

“翠澜”处始皇帝第二次遥望海天,烟云苍茫,安期生与他已仙人两界,在琅琊台派徐福远海寻觅,在日照天台山建安期祠,都不得其踪,帝王的无奈与失望,是诚心不够厚笃还是仙界太遥远,是欲望的贪婪淫奢还是灵魂没有净化和升华,齐景公牛山之悲早有答案。

可以遥望海上仙山

“道法自然”照墙吸纳了大海的喧嚣,静谧中宫门紧闭的太清宫益发神秘,给人平添无数方外想象。参天的古木营造着仙家景象,“汉柏凌霄”如龙腾蛇绕,“唐榆”斜卧如飞龙在天,宋银杏根脉连生,如盖如帘,张三丰仙岛求来的茶花让蒲松龄妙笔画成了“绛雪”仙子的原身。一个有趣的联想,古木跟它的年代似乎有天应。“汉柏凌霄”,汉朝中央政权强大,诸侯、藩属国归服称臣;“唐榆”,唐朝国力达到我国封建社会鼎盛;宋银杏根基部连生、根基部分叉,如同宋金元都是中华民族相连的血脉;茶花,在文字狱恐怖的清朝,蒲松龄只能借鬼神嬉笑怒骂。文章需要应景应情,历史的印记是不是也有特定的应符?

道家精髓

升腾不息的香火,连天接地,仿佛在展示崂山道教发展的重要节点。春秋时期崂山道士云集,到战国晚期已成为著名的“海上仙山”;西汉武帝公元前年,“茂才”张廉夫来崂山建三官殿、三清殿,纳徒讲道,被称为开山始祖;唐天佑元年(公元年)李玄哲到崂山建三皇殿,至此太清宫初具雏形,崂山道教也逐步走向兴盛,年他百岁高龄到汴京治瘟疫、祈雨被封为“国师”,崂山道士名扬天下;宋初太祖敕封刘若拙为“华盖真人”,金元时成吉思汗敕封丘处机“神仙”,掌管天下出家人,崂山道教进入全盛时期。

太清宫正门

太清宫后面是老子高大的塑像,他注视着天地山海、芸芸众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对世人的至言;“道法自然”,是对宇宙的高度归纳。道家是我国思想宝库中灿烂的瑰宝。

老子雕像

循着老子的足迹拾阶而上到达垭口,就站在蟠桃峰下了。蟠桃是好东西,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数来可能只有孙悟空和东方朔偷吃过。孙悟空武艺高强,趁西王母松懈得食而修成正果成佛;东方朔智慧过人,西王母因爱惜而视而不见,纵容他偷食三次,得一万八千年寿命,成了中国人图画上、意念中的寿星。其实西王母也给过周穆王、汉武帝蟠桃,可是他们都没活过百岁。看来,好东西还得经过自己努力去取得,才会安心,才会有奇效。

蟠桃峰在瑶池侧畔蟠桃峰石刻

爬蟠桃峰不容易。山基部分很陡峭,土质疏松,容易打滑,还好茂密的树木可以时常借力,虽然费劲,难度不大。到了山上半部分,突然耸立的石崖壁立千仞,直上直下,让人望而生畏。壁间风吹灌木猎猎作响,被吹折的树叶飘扬旋转,带着寒意坠落脚下,全身汗毛倒竖,空气好像瞬间冷却。驴友留下一段尼龙绳索,可达石崖中部,轻轻抖动,碎屑沸沸扬扬,风化严重,用力拽了几下,还可承重。攀到绳索顶端,向左横移,牵着灌木枝绕过一块前突的岩石,一段隐藏的石隙突然出现在眼前,而且还挂着绳索,感谢驴友们为共同乐趣留下的援手,爬山常常可以收获这种天无绝人之路的惊喜。石隙直通崖顶,应该是流水长久侵蚀所致,虽然陡峭,蚀痕还是容易着力。

驴友留下的攀崖绳索红花绿索挺搭

登上崖顶便是蟠桃石的基座了。正面非常光滑,没有攀爬的路径,只能背靠石壁,双手寻找可以用力的抓手,脚踩紧靠基座的灌木,一步一挪,反复试验,小心翼翼向瑶池方向移动,瑶池方向可以登顶,可能是西王母看护、采摘留下的通道吧。蟠桃由两块岩石相叠而成,抚摸着转一圈,竟然涌出拥有的感觉了,无妨做做偷食第三人的大梦,挺奇妙。周边景色美不胜收。东边青山村形似喇叭口,应是山溪冲积的沿海平原,山青水库像一面蓝色的宝玉镶嵌空中,与大海高低辉映,衬托着村居红瓦晶莹夺目。南面是随着太清宫延伸开去的大海,那迷蒙的视野可是仙界的帷幔隔了凡间的凝视?西边便是瑶池峰了。瑶池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据说是青鸟专门从昆仑背负来的,接天雨,承天露,是仙家旖旎之地,虽近在咫尺,深涧、峭壁却隔之天涯,只能窥视,即便如此,仿佛也有隐隐丝竹入耳,淡淡馨香醉神,陶醉在神话里也是幸福。

蟠桃峰顶山青村太清宫外海无边蟠桃缝中看太清宫咫尺天涯的瑶池

从峰北下得山来,没找到去瑶池的路,可能是蟠桃园里折腾久了,西王母不高兴关了园门,沿山青水库南边出山下到村里,感受一下刘墉“竹筠堂”认同宗的快乐也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