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俗话说:“龙抬头,抬起一年好兆头。”人们在这天剃头、吃“龙食”都是为了讨个好兆头,福佑今年顺顺利利。元人熊梦祥在《析津志》中提及元大都风俗时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二月二不但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土地神的生日。

剪纸/苏霞

“二月二不炒豆,马虎上炕头”。“马虎”是当地人对狼的俗称。既然古语这样说,那么炒豆是必须吃的。另外还有“二月二吃炒豆,大人孩子一炕头;二月二吃煎饼,大人孩子一天井”“煎饼卷渣,喜死老妈”以及“小孩吃豆不牙疼”之说。炒豆有数种:黄豆、豌豆、面豆及地瓜豆等,一般是以豌豆和地瓜豆为主。

民俗/王明伦

既然是龙抬头的日子当然要到崂山里寻“龙”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

一句话,道出了孔子对老子的崇拜与佩服

犹龙一词

典出《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老子》

指道家老子,亦谓道之高深奇妙

如龙之变化不可测,泛称有道之士

而逢仙桥畔有一株唐榆

相传天祐元年由明道李哲玄栽种

树龄也有千年,虬枝盘根错节,像是龙头

民间称之为“榆国老”

是崂山名树中名副其实的珍品

崂山作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自古也受着道家文化的熏染

在仰口游览区太平宫附近

3块巨石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石洞

洞外石壁上镌有凸刻双钩的4个大字——“鳌老龙苍”

即墨县令杨方升根据《史记》中的记述

改洞名为“犹龙洞”,沿用至今

洞额“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

为明末学者顾炎武诗句

洞口右侧石壁上是元代著名书法家

赵孟所书《道德经》第一章全文摩崖石刻

笔画流畅,功力深厚

“凌空乱溅沫,疑是玉龙飞

白挂虹千仞,青环山一围。”

龙潭瀑又名玉龙瀑

位于太清游览区八水河北

涧水穿山越岭,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

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

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

击得潭中水花四溅

崂山十二景之一的“龙潭喷雨”也即此景

“山游之路至此始奇,巨石作堵

涛响盈门,绿竹苍松,翛然绝尘矣。”

这是周至元心中的世外桃源

如今的雕龙嘴村已是中国最美乡村

民居从半山腰一直建到海边

依山就势,错落有致

青山不老,大海依旧

丰足的物产、优美的自然环境

宛如一幅如梦如幻的风景画

又是一年龙抬头

春日处处好兆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