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青岛早报」

远程医疗直达偏远乡村卫生室、“名医下乡”实现家门口看病、亲情服务让医疗更有温度、最好地块建设医疗机构……在率先打造出15分钟健康服务圈后,崂山区卫健局今年正在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服务,构建2.0版本的“智慧医疗”。远程医医院诊疗投入多万元建设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近年来,崂山区连续投入多万元,在全市率先建设了大规模、广覆盖、服务群众最基层、社会效益显著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基层医医院的无缝衔接。该套系统包括远程心电诊断系统、远程影像诊断系统、远程实验室检验系统、远程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和远程预约挂号系统等五大系统,为“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区属基层医疗机构医院联网,居民可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进行各种影像检查,医院出具诊断报告。远程心电诊断系统打造了社区卫生室/服务站与青大附院心血管远程诊断中心对接的实时诊断平台,已累计诊断心电图约6万人次,多名心梗和隐性心脏病患者得到及时转诊救治。远程医学影像诊断系统实现群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就诊拍片,医学医院,诊断结果当日反馈,目前已累计反馈疑难影像报告多例。远程实验室检验系统实现了区域内医学检验信息共享,检验结果可自助打印,已累计检测6万多份,进一步减少群众看病成本。通过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设,居民不出街医院的诊疗服务。远程预约挂号系统将青大附院、齐鲁、医院预约挂号系统延伸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崂山区居民只要持二代医保卡或一卡通在辖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可实现自助挂号、预约就诊、自助缴费、自助打印报告、自助查询和充值等服务功能;挂号不受放号量限制,直接有医院长时间排队挂号、缴费和化验单打印等问题,特别为离市区较远的山区居民提供了便利,成为崂山区智慧医疗服务的又一项新举措。“名医下乡”居民足不出户享受专家看病每年拿出万专项资金聘请专家到基层门诊坐诊近年来,崂山区着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针对居民反映的看病难问题,从年开始,崂山区实施“名医下乡”工程,每年拿出万专项资金,医院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医疗专家到崂山区基层门诊坐诊。“名医下乡”医疗专家每周到崂山区基层医疗机构坐诊,确保每年坐诊0人次,强化基层技术力量。近年来专家单医院、青大附院、医院、医院、医院、八医等10家省、医院,年下乡专家已达30多人,从最初的五六个专业扩大到目前心内科、呼吸科、儿科、中医科、骨科、神经内科等15个专业,服务对象更倾向于地处较偏远的农村社区。10年来专家累计坐诊上万多次,累计诊疗患者10多万人次,把专家级的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名医”除了现场为居民看病外,还参与到各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及业务培训,强化基层技术力量。分级诊疗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一体化社区卫生室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和执业医师资格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元和00元近年来,崂山区顺应民众关切,着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崂山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机制,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年累计输送至山东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向培养医学生60名;面向全日制医学类院校毕业生公开招录合同制社区医生40名。对一体化社区卫生室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和执业医师资格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元和00元。目前,全区一体化卫生室乡村医生取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约占50%。崂山区深化医联体建设,实现优质资源下沉。全区建立基层医疗医院、医院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联合体20个,实行了“社区—街道—医联体”分级负责模式,优化家庭医生团队结构,为签约服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崂山区还把药师纳入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居民合理用药咨询及指导,深受居民欢迎。目前,崂山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家,医院2家,医院17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0家,卫生室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家,已经建成一刻钟健康服务圈。年,崂山区卫健局着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建成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全员人口库、基础资源库四大库,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实现诊疗信息共享。区内96家一体化卫生室、30家卫生服务站、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和9医院接入平台,实现业务横向纵向协同运作、综合管理。优化家庭医生团队结构以“3+X”模式组成个家医团队及技术指导团队,组建以医联体单位专家为核心的专家团队,崂山区“家庭医生一条龙闭环模式护理”新模式获评青岛市十大优秀护理案例。截至目前,全区签约基本服务包9.6万人,在全市率先推出个性化服务包,有偿个性签约服务包0多例。智慧医疗一揽子方案让服务零距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个窗口全部变成开放式柜台拆掉原先的玻璃窗,变成无障碍服务柜台,原先的1.2米窗口降到0.8米高,近日,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个窗口全部变成开放式柜台,方便患者办理业务。拆除一扇窗,拉近医患情,拆掉的不但是旧形式,更是旧观念。不光是在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其他的卫生院、卫生室今后也将采取类似的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的就医环境、贴心的医疗服务、更加到位的人文关怀是崂山区卫健局的出发点,崂山区医疗机构的人文环境提升行动也将在年内启动。在原先一刻钟健康服务圈的基础上,今年崂山区还将进一步加大智慧医疗体系建设,打造2.0版本的智慧医疗,实现对患者零距离服务。今年3月18日,崂山区北宅卫生院与北京一药良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成立崂山中医药药事服务中心。患者在区内其他医疗机构完成挂号、开处方、缴费后,即可回家候药,该中心会在最短的时间送药上门。“崂山区每年拿出万元更新升级医疗设备,我们又将启动新一轮医疗设备更新,计划为街道卫生院升级CT,为每个街道的卫生院、社区卫生室加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崂山区卫生健康局局长王绍美说。此外,崂山区还将建设“家庭医生管理服务平台”,并为每个社区卫生室配备随访箱,实现随访随诊,该设备预计在今年下半年配备到位。崂山区的慢病管理平台也将升级,借助手机APP,每一个病号的档案、每一个诊断结果都能实现查询,并且针对健康进展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导。崂山区作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近年来创新开展了慢病主动干预、全民参与、红马甲医疗队等一系列精细化防控措施,把慢病防控工作贯穿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下一步,崂山区还将率先启动慢性病并发症的研究工作,借助大数据分析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并发症,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民生为本医院民生支出连续多年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0%以上对于崂山来说,民生为本、卫生至上是建区27年来的一贯发展理念,体现在推动医疗健康事业上就是不断加大投入,民生支出连续多年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0%以上。王绍美局长介绍,目前,崂山区共有4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下步金家岭街道还将建设一处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计年建成启用,从而实现每个街道一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目标,服务时效进一步缩短。为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今年将启动崂山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预计在年上半年建成启用。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要建设一处占地平方米的实验楼,其中建有PCR实验室,实验室水平将居全省前列,满足崂山区未来20年的发展需求。今年,崂山区还将启动山医院医院(山医院)东院区建设,预计在年建成启用。“我们将始终坚持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治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起完善的、多层次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健康崂山’建设,不断推动崂山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王绍美说。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陈勇通讯员郑锐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