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3

在青岛崂山湾海域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哑铃形状的小岛,名叫千里岩。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海洋环境监测站和航标灯塔等设施就设置在这,因此岛上常年有人驻守。由于距离陆地较远,负责补给的船舶一到两个月才去一次。临近春节,又一批守岛人从青岛出发,前往千里岩。

2月4日,早晨6点,自然资源部北海局青岛海洋科学考察基地码头。执行补给任务的“向阳红”07船正式启航,向着40多海里外的千里岩驶去。经过6个小时的航行,中午12点,千里岩映入眼帘。码头上,等待轮值的“守岛人”早已等候多时。

一根两米长、半米宽的简易“独木桥”,是所有人员、货物上下船的唯一通道。由于船身摇晃,下船时需要“下推上拉”才能成功登陆,整个过程用时20分钟。这次补给船带来了蔬菜、大米、面粉、水果等易储存的食品,靠着这些物资,岛上的工作人员可以生活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姜文凯:正好赶上春节了,准备的东西能比平常多一些,还有单位慰问准备的东西,辅食能多一些,过了(正月)十五再下去,三月初吧。

54岁的姜文凯,是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驻岛工作已经24年,也是这次登岛人员之一。物资清点完毕,大伙需要合力将其搬到住所,可这一段路却十分考验每一个人的体力。

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姜文凯:这个地方到我们的住所,海拔高度得70米吧,相当于20多层楼,都习惯了,不过岁数大了时间长了,不走也受不了,负重肯定累。

肩上的物资是大家生活和工作的保障,即使再累,大伙也要把它们搬上去。姜文凯告诉记者,这一批物资需要至少四五趟才能搬完,而一趟大约要20分钟。

物资搬运完,姜文凯和上一批驻岛人员开始交接工作,由于大伙共事多时,默契十足,工作交接十分顺利。和姜文凯交接工作的观测员名叫冯立达,在千里岩值守41天后,他终于可以回到青岛。稍作休整好,他将回到老家潍坊,与家人团聚。

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观测员冯立达:尤其是对我们在千里岩工作的人来说的话,有一半的时间是不能回家过年的,所以每次回家过年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对我们来说挺珍惜的。

对于姜文凯和其他两名同事来说,他们则将在海岛上度过春季。

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姜文凯:已经不当回事了,习惯了,干这个职业,就不想那些了,把工作干好就行,祝家里人平安快乐,我们也在岛上好好过年,做几个菜,一块坐坐,看看春晚。

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观测员杨军涛:祝家人新年快乐,我们在岛上也好好的。

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观测员蒋涛:不能陪伴家人,有点遗憾,但是也祝家人过个好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记者:高上张任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