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水平,在“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理念引领下,构建学校和美课程育人体系,创新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解决当前学校课程实施中“五育”割裂和失衡的现状,实现“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大概念为引领,进行育人载体融合,以学习大单元组织整体教学
以学科概念为引领,进行学科内育人载体的融合。在对本学科育人价值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基于学科知识结构、方法结构、思维结构之间的联系与共鸣,以学科核心概念或基本问题为引领,进行学科教材整合,形成指向学科概念的结构单元,并以单元整体推进的形式实施教学。以数学学科为例,在“多边形面积”教学中,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统整为“图形面积”概念,指导学生转化思维,运用割补法和拼摆法动手操作,进而达成以单元整体推进的形式实施教学的目标。
以跨学科概念为引领,进行跨学科育人载体的融合。在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打破“三级课程”和学科边界,以跨学科大概念为引领,对同类学科与非同类学科进行统整和重建,组建跨学科学习大单元。学科间的整合,打破了以往学科间泾渭分明的界限,变单科教学内容为综合教学内容,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内容融合,与真实情境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凸显多学科“五育融合”发展。学校将语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同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综合实践与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等学科进行育人载体融合,在不同年级创立40余个大概念学习单元。以语文学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的整合为例,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触摸自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科书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天人合一”,均涉及自然的相关内容。教师在充分解读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将这两个单元统整,提炼出一个大概念——“人与自然”,引领学习大单元的组织实施。
“四季乐行”课程在“五育融合”视野下,整体设计四季活动内容,建构起纵向以自然节气、横向以校园活动为主的结构框架,沿着四季更替的足迹,构筑起立体的、富有生命气息的校园生活空间,提炼出“春生、夏长、秋实、冬藏”四大概念,引领学生四季活动的组织实施。学校将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进行整合,融通社会、学校、家委会各方资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和美乐行”课程体系,通过研学、志愿服务、岗位实践、劳动教育等各种途径,将四季大概念延伸到校外,引导学生感受四季物候变化、体验四季蕴藏文化、创造四季美好生活。
以“五育融合”为导向,挖掘学习大单元的育人价值,体现育人目标
“五育融合”倡导从显性的育人价值观走向隐性的综合育人价值观,从落实“三维”目标到实现“五育融合”育人目标,培养全息、全面发展的人。
学科内大单元育人价值的开发。通过学科核心概念的系统推进,挖掘学科的独特路径和视角,以学科各具特色的探究学习方法和思维策略、独有的符号和逻辑工具,使学生获得学科独特经历和体验,培养良好学科思维及求异思维,实现学科滋养学生个体生命的综合育人价值,同时实现融合发展。例如,教师在教授四年级上册英语Module2Unit1“Ihelpedmymum”时,学生在进行时态学习的同时,可以学习课文主人公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从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关爱家人,体验成长的自豪感。这样,既实现了“智育”教学目标,又达成了“德育”“劳育”融合的目标。
跨学科大单元育人价值的开发。通过跨学科概念、共通概念和哲学观念等大概念,将教学引入跨学科大情境,引向理解学习,深度挖掘“五育融合”综合育人价值。还是以“人与自然”单元统整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语文课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本的互补,对比阅读,理解探究,让学生认识自然、亲近自然、解读自然、融入自然,从而提升对自然的深度认知。
“四季乐行”课程育人价值的开发。该课程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将“校园仪式活动”“校园节庆活动”“校内外实践活动”按照季节顺序进行分类整合,形成纵向序列;融合学科类课程进行知识、能力、情感方面的探索,形成横向序列。纵横交错的四季序列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352.html